我国感应加热表面硬化沾火热处理技术的真正应用,开始于1965年,当年*汽车制造厂投产时,从苏联引进了近20套中高频硬化沾火设备,主要用于曲轴、凸轮轴、各种销子等30种零件的硬化沾火,其目的是提高零件的耐磨性。
到1987年*汽车制造厂中型载重车换型,在新型的CA1092 (CA141)汽车上,感应加热表面硬化沾火零件增加到100种(含CA1092的变形车),硬化沾火零件中除含有较多的以提高耐磨性为目的零件之外,还包括像半轴,转向节和扭杆这些以提高扭转疲劳强度及弯曲疲劳强度为目的零件。
感应加热表面硬化沾火的零件质量已经达到293. lkg,占全部热处理零件质量的52%。据张柏松介绍(《金属热处理》),在东风牌汽车上感应热处理零件已占全部热处理零件质量的62%以上。此数据表明,在我国的汽车制造业中,感应热处理的应用,已进入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