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应硬化沾火设备的几何形状应如何适应硬化沾火工艺?
感应硬化沾火设备的几何形状与硬化沾火工艺性密切相关,由于设计人员对感应硬化沾火设备工艺不甚了解,常易将渗碳硬化沾火要求直接转化为感应硬化沾火要求,这是不正确的。感应硬化沾火设备在几何形状上忌薄壁、尖角、小孑L及不对称硬化沾火,因此设计时,应力求避免这种结构。
(1)尖角产生裂纹 凸轮轴主轴颈油槽原设计,四个边角处易产生裂纹,以后将半圆槽改用圆弧铣刀加工成圜弧槽,裂纹即消除。
(2)曲轴油孔处过热开裂 当采用周向加热时,涡流易在油孑L两边集中,锐角一边由于金属质量小,更易过热。在油孔表面增加C2倒角,能使锐角处电流集中现象缓和。
(3)阶梯轴感硬化沾火设备 由于一般扫描硬化沾火时,要使轴的阶梯处淬硬层连续有一定困难(采用同时硬化沾火、纵向电流加热等方法已能解决),因此设计结构上台阶直径差应尽可能小,对于有退刀槽的轴件,淬硬层应超过槽底,以消除沟槽带来的应力集中,
(4)带法兰的轴 当淬硬层分布未达到圆弧处时,此时轴的过渡区强度*弱,受扭力时此处*易断裂。许多扭力轴感应硬化沾火经验及试验数据已证明,扭力轴淬硬层应延伸到法兰面,圆弧处应淬上火,并有一定的淬硬深度。